
综合管廊本体、入廊的管线(电力、燃气、给水、排水、通信)及附属智能设备、 通过物互联,实现感知、传输、控制,采用BIM模型对管廊内部进行可视化管控,利用云、GIS实现城市管廊网络化、跨区域的管控,结合大数据处理、高效运维机制构成智能、安全、可靠、协同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。
1.张杨路共同沟(全长11.7公里)
2.安亭新镇共同沟(全长5.8公里)
3.新江湾城电力隧道监控系统(全长3公里)
4.杨高中路电力隧道监控系统(全长3公里)
5.龙阳路电力隧道监控系统(全长1.7公里)
6.上海虹桥枢纽能源中心地下管沟自控系统(全长1.3+1.7公里)

采用“9+X模式”,即综治组织综合业务、实有人口、特殊人群、重点青少年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、社会治安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校园及周边安全、护路护线等9大基础应用模块; 加“X”的个性化定制和扩展应用服务,根据实际工作需求,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定制服务,满足各种需求功能,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综合治理、风险洞察、群众力量、政务公开、辅助决策等领域的作用,完善各部门协作联动工。

18号线全线按照全自动运营GOA4等级设计和建设,综合监控系统深度集成了PSCADA,EMCS,ACS等系统,同时为满足全自动运营场景建设了车载综合监控系系统,目前18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已于2020年12月13日通过专家验收,通车载客后将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全自动运营线路。

无菌美容医药器件全自动包装系统,满足不同品种排队、整理、堆叠、装箱,适应大小不同包装盒。

电工电子实验试制平台面向电工领域的创业人员,平台以电工电子创新为重点,以电工电子人才培养为目标,以电工电子试制为对象,以扶持自动控制技术、传动与运动技术、无线及通讯技术及能源开发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创业者为主要目标,通过电工电子领域人才实训建设、平台试制环境建设为正在创业或由创业意向的青年大学生、社会创业人员提供一系列全方位的服务,包含物联网测试试制区、智能制造实验试制区、智能生活实验试制区三个试制区。

项目采用单元模块化硬件、系统集成化软件的设计理念,搭配不同的实训软件来构成不同产业自动化系统装调运维的实训,以污水处理、风电场、智能工厂作为自动化系统装调运维培训的载体,通过集成多个主要子系统,形成统一的监控层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,从而实现对各被集成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功能,针对性培训岗位操作人员,真实感强,技能实用性高。